KNO3的差熱分析試驗
實驗原理
(1)差熱分析的原理
在物質勻速加熱或冷卻的過程中,當達到特定溫度時會發(fā)生物理或化學變化。在變化過程中,往往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象,這樣就改變了物質原有的升溫或降溫速率。差熱分析就是利用這一特點,通過測定樣品與一對熱穩(wěn)定的參比物之間的溫度差與時間的關系,來獲得有關熱力學或熱動力學的信息。
目前常用的差熱分析儀一般是將試樣與具有較高熱穩(wěn)定性的差比物(如α-Al2O3)分別放入兩個小的坩堝,置于加熱爐中升溫。如在升溫過程中試樣沒有熱效應,則試樣與差比物之間的溫度差△T為零;而如果試樣在某溫度下有熱效應,則試樣溫度上升的速率會發(fā)生變化,與參比物相比會產生溫度差△T。把T和△T轉變?yōu)殡娦盘枺糯蠛?/span>用雙筆記錄儀記錄下來,分別對時間作圖,得△T-和T-t兩條曲線。
下圖所示的是理想狀況下的差熱曲線。圖中ab、de、gh分別對應于試樣與參比物沒有溫度差時的情況,稱為基線,而bcd和efg分別為差熱峰。差熱曲線中峰的數目、位置、方向、高度、寬度和面積等均具有一定的意義。比如,峰的數目表示在測溫范圍內試樣發(fā)生變化的次數;峰的位置對應于試樣發(fā)生變化的溫度;峰的方向則指示變化是吸熱還是放熱;峰的面積表示熱效應的大小等。因此,根據差熱曲線的情況就可以對試樣進行具體分析,得出有關信息。
差熱曲線和試樣
在峰面積的測量中,峰前后基線在一條直線上時,可以按照三角形的方法求算面積。但是更多的時候,基線并不一定和時間軸平行,峰前后的基線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(見下圖)。此時可以按照作切線的方法確定峰的起點、終點和峰面積。另外,還可以采取剪下峰稱重,以重量代替面積(即剪紙稱量法)。
測定面積的方法
(2)影響差熱分析的因素
差熱分析是一種動態(tài)分析技術,影響差熱分析結果的因素較多。主要有以下幾種。
①升溫速率
升溫速率對差熱曲線有重大影響,常常影響峰的形狀、分辨率和峰所對應的溫度值。比如當升溫速率較低時基線漂移較小、分辨率較高、可分辨距離很近的峰,但測定時間相對較長;而升溫速率高時,基線漂移嚴重,分辨率較低,但測試時間較短。
② 試樣
樣品的顆粒一般大約在200目左右,用量則與熱效應和峰間距有關。樣品粒度的大小、用量的多少都對分析有著很大的影響,甚至連裝樣的均勻性也會影響到實驗的結果。
③稀釋劑的影響
稀釋劑是指在試樣中加入一種與試樣不發(fā)生任何反應的惰性物質,常常是參比物質。稀釋劑的加入使樣品與參比物的熱容相近,能有助于改善基線的穩(wěn)定性,提高檢出靈敏度,但同時也會降低峰的面積。
④氣氛與壓力
許多測定受加熱爐中氣氛及壓力的影響較大,如CaC2O4·H2O在氮氣和空氣氣氛下分解時曲線是不同的。在氮氣氣氛下CaC2O4·H2O第二步熱解時會分解出CO氣體,產生吸熱峰,而在空氣氣氛下熱解時放出的CO會被氧化,同時放出熱量呈現放熱峰。
除了以上因素外,走紙速率、差熱量程等均對差熱曲線有一定的影響。因此在運用差熱分析方法研究體系時,必須認真查閱文獻,審閱體系,找出合適的實驗條件方可進行測試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